预防项目开工“先斩后奏”
合肥新规治工程领域“顽疾”
合肥市《2010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要点》本月起正式出台。其中提到,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未批先建、招投标徇私舞弊、建筑物质量低劣等工程建设领域“顽疾”成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项目审批要件不齐全就开工,等到相关部门发现后,生米已煮成了熟饭。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个别项目建设单位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这种违规行为在全国许多城市工程建设领域较为普遍。为了破解项目单位的这种“先斩后奏”的“伎俩”,合肥市独创了“一表两统”制度。《要点》中提到,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全部要经过一张开工表,建设项目分级负责,项目统建、资金统管。据了解,开工表上必须有发改委、规划、土地、城乡建委等部门以及分管市长签字才能通过,市财政部门看不到签字一分钱的资金都不会拨。同时,缺少任何一项许可证,审批都将被“卡”住。
为重点治理工程建设设施中质量低劣问题,合肥市还将推出“六分开”制度,即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力分散,形成“发改委管立项审批,规划局管规划许可,招管办管招投标,重点局管建设,城乡建委管工程质量安全,财政局管融资和资金拨付”的“六分开”局面,加上审计局独立审计,纪检部门全程监督,开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合肥模式”。该市纪委负责人介绍,“以往工程建设都由市城乡建委主管,可谓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而现在通过审批权力的‘六分开’,使市城乡建委成为工程质量的监管单位,仅仅是‘裁判员’了,这就有效杜绝了工程领域的腐败现象,让各项审批程序更加规范有序。”
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招投标舞弊行为也成为今年该市规治工程领域的重点。《要点》中指出,将建立集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交易为一身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据介绍,该市场将工程建设领域的各种交易集于一体,方便政府统一监管,招标投标单位做“小动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王逸枫 孔德保 王弘)
转自建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