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物业服务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步,至今已发展近二十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精的过程,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是减少就业压力。目前合肥市物业人员约有4万人,相关联人员约有10万人。由于物业服务工作岗位丰富、需求条件相对较低,吸纳了大批年龄较大、文化不高的劳动力,为弱势群体,特别是下岗再就业职工解决了实实在在的生计问题。
二是稳定经济增长。物业服务行业虽然产值不高,但是发展稳定,受到经济冲击较少,起到安定民心、维持税收、保障经济增长、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目前合肥市不少大型物业服务企业在发展的同时,税收贡献实现逐年高速增长。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物业服务的有无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活工作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须从物业服务做起。
四是区域效应显著。物业服务与社区管理、警务治安、社区文化、医疗救助、基础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紧密联系。物业服务工作做得好,将显著拉动周边环境发展态势,推动区域内经济、文化建设,加快人口聚集,形成“热岛”效应。
合肥市物业服务行业正经历着良性发展态势。
一是企业数量下降,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前最高达到600多家,至后,开始逐年减少,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失败的企业退出了市场。与此同时,从以前的平均一家企业几十人递增到现在的平均一家企业近百人,千人以上规模的企业不断涌现。
二是企业资质结构逐渐提升。2009年以前,6家一级、17家二级,三级多达500多家。目前已有一级13家、二级47家,而三级已下降到400多家。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不断调整企业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向更高等级资质发展。
三是管理方式向综合性服务推进。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商业管理与物业服务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运用经营管理策略统筹商业管理和物业服务,在实现商业目标的同时提供最优质的物业服务。
四是企业经营结构由简单的直线型向复杂的职能型转变。过去由于合肥市的物业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为了节约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方便统一指挥,大多数企业采用了简单的直线型组织形式,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年扩大,直线型组织形式暴露出横向协调困难、扯皮推诿现象突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少企业的组织形式已开始向更复杂、更合理的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改变,通过强化专业管理职能、引进多样化服务部门等方式,为广大企业群众提供更优更好的物业服务。
合肥市物业服务行业学习借鉴沿海先进城市的物业服务经验,并结合本地市情特点,不断调整发展方向,探索自身发展新路,适应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发展节奏,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向专业化、特种化、优质化的目标推进。
作者: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