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一过,外地在肥干活的建筑业工人们早已归心似箭,此时农民工维权战役也进入最后的冲刺期。上午9时,合肥市城乡建委通报今年以来最新的维权形势,2013年1月份全市建设领域政府维权窗口共受理处理农民工投诉490起,涉及劳务纠纷金额达1.2亿元,在除夕前这些投诉纠纷都会得到妥善的处理,被欠薪的民工们将陆续拿到应得的辛苦钱顺利返乡。
纠纷主因开发商资金“掉链子”
通过对投诉案例的综合统计分析,今年春节前农民工维权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变化,合肥建筑市场上企业直接恶意拖欠工资的不多,往往是由于各种纠纷造成工人工资发放受到影响,其中开发商资金“掉链子”成一大主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甲方资金链不足或者断裂正成为多数民工工资纠纷的源头,从比例上看占了80%左右。”合肥市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处唐功超介绍,开发企业工程款不到位造成拖欠,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的发放,这和往年的维权局面有所不同。
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市场变化,合肥有少数开发企业在项目盲目开发过程中缺钱,甚至采用民间借贷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结果造成利润部分还不足以补上利息,如此恶性循环压垮了资金链。此外还有企业用工合同纠纷、劳务班组和项目部之间算账不清之类的问题都会干扰到民工工资发放。
监管部门上多道维权“保险栓”
市城乡建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月1日至2月1日,全市建设领域17个一、二级政府维权窗口共受理处理农民工投诉490起,涉及人数为10796人,涉及劳务纠纷金额共计12449.28万元,目前463起投诉已得到妥善处理。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如果项目建设单位资金确实遇到困难,如何保障工人们能拿到工资?合肥市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分析施工企业劳务工资纠纷的具体性质,协调并督促施工企业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其次,建设部门监管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可用,这些由项目方提前打到公共监管账户的资金,能够为该项目的工人们拿回工资加上一道“保险栓”;最后,今年全市各区都设立了农民工维权应急资金,对于极少数确实短期拿不出钱而能够提供还款计划的企业,政府会动用应急资金先行垫付。
“建设管理部门已经在全市布点,应急处理队伍深入到工地一线,随时会帮助各县区处理项目维权纠纷,为工人们拿回一年的辛苦钱撑腰。”合肥市城乡建委的负责人表示,一到节前建设工程往往会进入重要节点,工资纠纷就会浮现出来,因此春节后将强化施工合同的履约监管,尤其是工程款节点支付方面的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做好维权的提前预警。
来源:合肥建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