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获悉,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7年的28.9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3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8年的29.9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31.5平方米。除了住房面积不断增大,全省燃气供水普及率、垃圾污水处理率、绿化率等民生领域指数均有提高,城乡环境越来越“宜居”。
各地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加大建设投资,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从2007年到2012年,预计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14.15平方米提高到18.5平方米,出行更便利;燃气普及率由87.6%提高到94%,供水普及率由95.11%提高到96.7%,居家生活更方便。城市污水处理率由78.86%提高到9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3.95%提高到87%,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5.97%提高到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29平方米提高到11.95平方米,“扩绿”给城市“增氧”。
同时,各地中心镇和小城镇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五年来,全省创建了5个国家园林城市、2个国家园林县城、1个国家园林城镇,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7个。
近年来,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农村危房改造、清洁工程等作为抓手,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和面貌有了新改观,涌现出一大批美好乡村典型,为全省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09年以来,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38万户,逾百万农村困难群众告别了破旧的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房。从2010年到2012年,全省已累计投入9.8亿元完成734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初步建成了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记者 吴量亮)
|